防护服的外层是与火和热直接接触的一层,也是关系到产品性能好坏的最关键的一层,目前阻燃外层面料的加工有两种方式:
(1)在纤维中加入化学添加剂或对织物进行阻燃处理,即以吸附沉积、化学键结合、非极性范德华力结合或粘结作用使阻燃剂固着在织物或纱线上,以获得阻燃效果。
(2)提高成纤高聚物的热稳定性,可提高裂解温度,抑制可燃气体的产生,增加炭化程度,使纤维不易着火燃烧,比如在大分子链中引入芳环或芳杂环,线形大分子之间反应变成三维交联结构等。第一种方法的发展取决于阻燃剂的发展和工艺流程的改进,第二种方法则是和一些高性能纤维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。
阻燃剂是一种能降低高分子材料燃烧性能的物质,主要是用来降低材料在火焰中的可燃性,减慢火焰蔓延的速度,火焰移去后能使材料很快自熄,不再阴燃。阻燃剂的分类,从反应机理可分为反应型和添加型;从化学结构可分为有机阻燃剂和无机阻燃剂。最常用的阻燃剂是以元素周期表中第Ⅲ族的硼和铝、第Ⅴ族的氮、磷、锑、铋元素,第Ⅶ族的氯和溴等元素为基础的某些化合物。
阻燃防护服外层面料广泛应用的几种阻燃纤维有:
1.纯棉阻燃纤维
纯棉阻燃纤维是磷-氨系阻燃剂、交链树脂、柔软剂等材料,对纯棉纤维进行特殊加工整理,具有优良的阻燃、耐洗、透气、透湿、手感柔软、无毒无害、无皮肤过敏等性能,是阻燃防护服的第二代面料。该产品适用于各行业的防护用品,并根据需要可赋予织物以防水透湿、抗紫外线等性能。
2.碳纤维
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0%以上的高强度、高模量纤维。由于碳纤维主要是由碳元素组成,因此它不燃烧,化学性能稳定,耐腐蚀;碳纤维比重小,热膨胀系数小,导热系数大,在高温下机械性能变化小;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。用碳纤维制成的复合材料,强度高、耐冲击、重量轻,广泛应用于航天、航空、汽车工业等。
3.芳香族聚酰胺纤维
耐高温的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、优异的化学和物理性能,柔软、强韧、耐磨。如美国杜邦(DuPont)公司在60年代发明并投入使用的间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(Nomex),在200℃下能保持原强度的80%左右,260℃下持续使用100h仍能保持原强度的65%—70%,在火焰中难燃,具有自熄性,耐老化良好,能耐大多数有机溶剂和酸碱的腐蚀。主要用于制作易燃易爆环境的防护服、消防服和宇航服。由于其突出的性能和广阔的市场,各国纷纷进行研究开发。
4.聚苯并咪唑纤维(PBI)
由美国塞拉尼斯(Celanese)公司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,是一种典型的杂环高分子耐热纤维,它是由间苯二甲酸二苯酯和联苯四胺缩聚而成,可用溶液纺丝法纺丝成形。PBI在空气中不燃烧,其极限氧指数高达38—46,550℃高温下不熔化、不冒烟,不收缩或很少收缩,织物仍保持完整、柔软,耐化学药品性好,回潮率达13%—15%,服用性好,穿着舒适。
|